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

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名單出爐

2013諾貝爾文學獎得獎名單出爐

短篇故事大師 第13位女性得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加拿大女作家孟若 奪諾貝爾文學獎

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.孟若獲諾貝爾文學獎。圖為巴黎LOlivier出版社提供的照片。
(歐新社)
短篇故事大師 第13位女性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在台灣時間十日晚間七時揭曉,現年八十二歲的加拿大作家艾莉絲.孟若(Alice Munro)獨得八百萬瑞典克朗(約台幣三千六百萬元)獎金。她是諾貝爾文學獎一百一十二年來的第十三位女性得主,也是自一九七六年的索爾‧貝婁(加裔美籍)後,首位加拿大出生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。
諾貝爾委員會試圖聯絡孟若時,她正在加拿大卑詩省造訪女兒,凌晨四點被叫醒。接受加拿大通訊社訪問時,孟若表示:「我知道自己在決選名單上,但我從未想過能夠勝出。美好到宛如不可能發生,我詞窮了。」
與其他桂冠得主不同,孟若的作品幾乎都是短篇故事,共出版十四部短篇故事集,《女孩和女人的生活》是她唯一的小說。瑞典學院盛讚孟若是「當代短篇故事大師,將短篇故事發揮到近乎完美的程度」,甚至引述某些評論家的話,稱她是「現代契訶夫」。
和小說相較,短篇故事的時間架構和角色數量都更濃縮且精簡。十九世紀和廿世紀初,短篇故事曾大受歡迎。孟若的短篇故事具備通常小說才有的情節厚度與角色深度。
孟若表示:「希望我的得獎可以讓世人正視短篇小說為重要的藝術形式,而非寫完小說前的排遣。」
《女孩和女人的生活》唯一小說
紐約時報報導,諾貝爾文學獎是以作家畢生作品來評獎,而非單一作品。孟若對短篇故事的架構做了一番創新,她的故事多半從一個讓人意想不到之處展開,接著在時間軸上前後推移。她在作品中帶入了她成長背景中慣有的審慎和理智。
孟若在今年六月宣布退休封筆。曾獲得許多獎項,包括三座加拿大總督獎、美國國家書獎的書評人獎,以及二○○九年的布克國際文學獎。作品包括短篇故事集《感情遊戲》、《我一直想告訴你的一件事》、《木星的月亮》、《我年輕時的朋友》、《公開的秘密》等,以及長篇小說《女孩和女人的生活》。
【2013/10/1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加拿大女作家孟若 奪諾貝爾文學獎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8217622.shtml#ixzz2hN3CQvAy
Power By udn.com


   
加拿大女作家孟若 獲諾貝爾文學獎

加拿大作家孟若(Alice Munro )10日贏得諾貝爾文學獎,成為歷來第13位贏得這項殊榮的女性。 瑞典學院(Swedish Academy)推崇82歲的孟若為「當代短篇小說大師」,讚揚她的作品情節鋪陳細膩,具有清晰和心理寫實的特質。她的作品聚焦於描述日常點滴卻影響結局的事件,藉以鋪陳情節。 孟若將獲得800萬瑞典克朗(124萬美元)獎金,正式頒獎典禮訂12月10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。她出生在安大略,父母分別為農夫和教師,她曾就讀西安大略大學攻讀英文和新聞學,1951年為了結婚而休學。 孟若的作品常追蹤安大略省鄰近鄉間的平凡人,被部分評論家稱為「加拿大的契訶夫」。她現住在安大略省克林頓鎮。 孟若是1976年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作家。
【2013/10/11 經濟日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加拿大女作家孟若 獲諾貝爾文學獎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8217458.shtml#ixzz2hN2jMmtd
Power By udn.com          



得諾貝爾獎 孟若:訝異又感激

加拿大女作家孟若(Alice Munro)今天被告知贏得諾貝爾文學獎時,她謙虛以對,表示對得獎「既感訝異,但也感激不盡」。 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以「當代短篇小說大師」來褒揚孟若。 孟若在透過公關發布的聲明中說:「我很驚訝,也非常感激。」 「我特別高興的是,贏得此獎讓這麼多加拿大人感到欣喜。我也很高興,這將讓更多世人注意加拿大著作。」 孟若稍早曾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(CBC),「家庭事務」讓她沒有想到獲獎的可能性。孟若數十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常客。 「當然,你們知道,這對我來說似乎是1種白日夢,得獎有可能,但大概不會發生。所以我非常意外。」 孟若說:「我想到父親,他會是如何的快樂,當然,還有許多我周遭的親友,他們一向很支持我的著作。」 孟若對她的短篇小說廣為出版及獲讀者拜讀,感到詫異。 她說:「就短篇小說而言,我的故事流傳的還蠻遠的。我衷心希望,這能讓人們見證短篇小說的重要,而非只是作家在寫出小說前,舞文弄墨的東西。」 各地書迷紛紛透過推持留言,讚揚孟若得獎,加拿大總理也代表全國人民,向孟若表達賀意。
【2013/10/11 中央社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得諾貝爾獎 孟若:訝異又感激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%E5%BE%97%E8%AB%BE%E8%B2%9D%E7%88%BE%E7%8D%8E%20%E5%AD%9F%E8%8B%A5%EF%BC%9A%E8%A8%9D%E7%95%B0%E5%8F%88%E6%84%9F%E6%BF%80-8217650.shtml#ixzz2hN32JoQH
Power By udn.com


文學獎公布 孟洛神隱3小時
瑞典學院發言人今天表示,加拿大女作家孟洛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公布後,好幾個小時都聯絡不到孟洛,甚至求助推特,希望本尊快快接電話。 瑞典學院揭曉82歲的孟洛(Alice Munro)獲獎後,孟洛不久後就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(CBC)訪問,不過瑞典學院暖場了30分鐘,還是聯絡不到孟洛。 瑞典學院通常會在公布得獎名單前聯繫獲獎人,不過這一次保密到最後一刻。 瑞典學院在宣布得獎人後數分鐘發表第1個推文說:「孟洛沒接電話,瑞典學院已留言。」 瑞典學院近兩小時後又推文,遺憾無法「依循傳統,用電話訪問得獎人」,也說致電孟洛,只能進入語音信箱。 發言人說,一直到獲獎人揭曉後3小時,瑞典學院才與孟洛本人搭上線。 加拿大廣播公司報導,孟洛當時正到女兒家作客,女兒叫醒睡夢中的孟洛,告訴她獲獎的消息。 孟洛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:「當時這裡是半夜,我當然把什麼都忘得一乾二淨。」
【2013/10/11 中央社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文學獎公布 孟洛神隱3小時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%E6%96%87%E5%AD%B8%E7%8D%8E%E5%85%AC%E5%B8%83%20%E5%AD%9F%E6%B4%9B%E7%A5%9E%E9%9A%B13%E5%B0%8F%E6%99%82-8217797.shtml#ixzz2hSQSIVa0
Power By udn.com

孟若 一個找空檔寫短篇的主婦

一個從十四歲起就夢想成為作家的女孩,在八十二歲時退休封筆,四個月後以畢生的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。如此美妙的際遇就發生在十日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──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.孟若的身上。 在孟若立志成為作家的年代,一般人不會到處宣揚自己的夢想,但她以罕見的自律和毅力,暗自追尋夢想:與丈夫經營書店,帶大三個女兒,每天規定自己一定要完成幾頁的寫作。她的第一部短篇故事集在一九六八年出版,當時她已卅七歲,地方報紙報導她出書,標題是「一個找空檔寫短篇故事的家庭主婦」。 《紐約客》雜誌報導,孟若自幼就不斷對自己說故事,遇到她不喜歡的結局,還會自己編造。家鄉的人讀過她的作品後總是說:「噢,不可思議」或「我在《紐約客》讀過妳寫的故事」,然後就是一陣沉默。孟若表示,她差點覺得該說聲「對不起」。
【2013/10/1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孟若 一個找空檔寫短篇的主婦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%E5%AD%9F%E8%8B%A5%20%E4%B8%80%E5%80%8B%E6%89%BE%E7%A9%BA%E6%AA%94%E5%AF%AB%E7%9F%AD%E7%AF%87%E7%9A%84%E4%B8%BB%E5%A9%A6-8217550.shtml#ixzz2hN3KGzPN
Power By udn.com


孟若的書 在台叫好不叫座

圖/聯合報提供
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‧孟若,被視為當代加拿大最好的短篇小說家。但她的作品缺乏高潮起伏的劇情,不能滿足「重口味」的台灣讀者。在台僅「感情遊戲」、「出走」兩譯作,市面上已難找到。所幸木馬文化簽下她二○○九年獲布克國際文學獎的「太快樂」,預計明年三月推出。 「感情遊戲」中的短篇故事「愛情沒什麼道理(Hateship Loveship )」,今年由美國導演Lisa Johnson搬上大銀幕。故事描述一個女孩惡作劇想撮合她的保母和父親,卻出現意外發展,台灣預計明年上映。 孟若一九六八年推出處女作「快樂色調之舞」,即獲象徵加拿大最高榮譽的「總督文學獎」。逾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孟若出版了十四本短篇小說集、一部長篇小說。她曾以為「像樣的作家要寫長篇小說」,自己卻以筆推翻了這種偏見。 孟若生長於加拿大北方小鎮溫那姆。她曾形容自己成長的環境:「婦女的渴望秘而不宣,眾人知道或自以為知道旁人的事」,形成她獨特的小說世界。她的作品多是寧靜鄉間的小人物,遭逢自殺、阿茲海默症、青春不再等人生問題。簡單的故事與平凡的劇情,卻在孟若的筆鋒下閃現逼人的智慧光芒。 「感情遊戲」、「出走」由時報出版社取得版權,分別於二○○三、二○○七年出版。時報文學線主編嘉世強透露,這兩本書首刷各五千本、皆未再刷。目前兩書的版權已到期,時報將爭取續約。 木馬文化企畫黃千芳,過去是時報「感情遊戲」、「出走」兩書的企畫,也是孟若大粉絲。她指出,孟若作品以愛情、人生為主題,擅寫女性角色。她的小說缺乏好萊塢式高潮起伏的劇情,但內心戲刻畫強烈、「刀刀見骨」;是「純粹的短篇」卻市場性不足,在台灣叫好不叫座。 但黃千芳很想將孟若「做起來」,轉到木馬文化任職後,建議主編取下孟若勇奪布克國際文學獎的小說「太快樂(Too Much Happiness)」版權。
【2013/10/11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

全文網址: 孟若的書 在台叫好不叫座 | 諾貝爾文學獎 | 全球觀察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WORLD/WORS1/%E5%AD%9F%E8%8B%A5%E7%9A%84%E6%9B%B8%20%E5%9C%A8%E5%8F%B0%E5%8F%AB%E5%A5%BD%E4%B8%8D%E5%8F%AB%E5%BA%A7-8217557.shtml#ixzz2hN3RT3Wu
Power By udn.com


女作家孟若 獲諾貝爾文學獎
中國時報 /綜合報導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女作家孟若-獲諾貝爾文學獎-20131011000653-260102

加拿大傑出短篇小說家艾利絲.孟若(Alice Munro)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是2009年以來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,1901年至今只有13位女性得到該獎。(美聯社資料照片)
加拿大傑出短篇小說家艾利絲.孟若(Alice Munro)獲得諾貝爾文學獎,是2009年以來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,1901年至今只有13位女性得到該獎。(美聯社資料照片)

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0日晚揭曉,由現年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‧孟若(Alice Munro)贏得桂冠,並獲頒800萬瑞典克朗(約台幣3660萬元)獎金。孟若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加拿大作家。至於賽前呼聲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則再次陪榜。
孟若是1901年迄今第13位贏得諾獎桂冠的女作家,諾貝爾文學獎向來偏愛男性。瑞典學院祕書長英格倫在賽前以「難堪」字眼形容此不平衡現象,似已透露今年將由女性獲獎的風向球。
孟若在今年初宣布封筆,去年出版的小說集《親愛的生活》(Dear Life)將是她最後作品,這次瑞典學院將文學獎頒給她,不啻是對她畢生投注文學創作的無上肯定。
孟若在獲悉得獎喜訊後發表聲明說,她「既驚且喜」,「我特別高興,贏得這個獎可取悅許多加拿大同胞,當然,我自己也很開心,這個獎可幫加拿大文學創作帶來更多關注。」瑞典學院在得獎頌詞中,推崇孟若為「當代短篇小說大師」,讚揚她「情節的舖陳細膩,具有清晰及心理寫實特質,某些文學評論家將她形容是加拿大的契訶夫」。
孟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文罕鎮(Wingham),11歲起立志寫作,第1本小說《影子的多重面向》(The Dimensions of a Shadow)於1950年出版,當時19歲的她還在西安大略大學就讀。孟若最為人知的作品為短篇小說,她常以加拿大小鎮的小人物為主角,特別是女性,擅長的細膩筆觸捕捉女性的奮鬥、愛情與悲劇。美國書評家霍默(David Homel)說:「她為了女性寫女性,但不會妖魔化男性。」
孟若2009年曾獲布克國際獎,3次獲加拿大總督獎。迄今共出版《快樂陰影之舞》」(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) 、《你認為你是誰?》(Who Do You Think You Are)、《出走》和《感情遊戲》等14本作品。
孟若現居住在離家鄉不遠的克林頓(Clinton)。2009年她曾罹患癌症,並做過冠狀動脈分流手術。她以不愛曝光出名,也鮮少接受媒體採訪。
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是得獎熱門人選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,今年又再次落選。「英國博彩公司「立博」(Ladbrokes)賽前開出的賭盤,村上春樹以2賠5賠率最被看好,最後仍敗給1賠4排名居次的孟若。


人生不是容易的 孟若冷筆寫激情
中國時報 /台北—紐澤西越洋採訪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人生不是容易的-孟若冷筆寫激情-20131011000366-260102

孟若
孟若

孟若在台灣僅有的兩部譯本《感情遊戲》、《出走》,都由知名作家張讓翻譯,她對孟若的作品體會甚深。張讓說,孟若描寫許多女性角色追求愛情與自我,她呈現的是「人生不是容易的,人生是一場艱苦的戰爭,所有人都各自在各自的掙扎中。」
文字簡樸卻有張力
張讓表示,孟若的小說文字簡樸平淡,卻充滿戲劇張力,會抓著人不斷往下讀。「但這不是因為文字渲染,而是布局功力,一開始囉囉唆唆的小事讓人以為沒什麼意思,卻又感到有什麼事情在前方等你的懸疑性;除了她說故事的技巧高超,也因她筆下給人一種命運無法預知之感,而這些人物看似被命運搬弄,其實卻是被自己性格左右。」
張讓說孟若在文壇地位崇高,她十多年前曾在台灣專文介紹這位作者,但多年來孟若始終在台灣書市很「冷門」;一來因短篇形式較無「賣點」,也與孟若的寫法不無關係。若與近年在台灣頗受歡迎的美國短篇名家卡佛(Raymond Carver)相較,張讓認為卡佛文字較暖,筆下有溫度,但孟若是「冷」的。
「也許因她出身天寒地凍的加拿大安大略省,那裡由蘇格蘭後裔組成的居民,傳承刻苦堅忍壓抑自我的性格。在孟若小說中也可感覺到,儘管人物有強烈情緒掙扎,但她的眼光是清冷的。」
張讓說,孟若很少著墨溫暖與快樂,但那不是絕望,故事中的人有的是激情,他們內在很強,總勇於追求,不管結局如何,尤其她描寫許多女性角色追求愛情與自我的艱苦過程。
短篇給人更多空間
孟若在加拿大不僅受評家推崇,也是受大眾喜愛的暢銷作家。相較於另一個加拿大國寶級女作家愛特伍(Margret Atwood),張讓表示,兩人都聰明有才氣,但愛特伍鋒芒畢露,長篇、短篇、散文都寫,從純文學到科幻、懸疑都涉獵;孟若樸素內斂,安安靜靜寫著短篇小說。愛特伍出身書香世家,孟若父親經商失敗後當工人,家中不鼓勵閱讀寫作。
但孟若其實一開始也有寫長篇的野心,也曾出版過一部長篇,但後來她發現自己實在喜歡寫短篇,也越寫規模越大。張讓說:「不是越來越長,而是小說的時空延展,一個短篇其實可以寫盡一個人的故事。」


11歲立志寫作 孟若:我沒其他才能
中國時報 /綜合報導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11歲立志寫作-孟若:我沒其他才能-20131011000369-260102

82歲高齡的孟若被女兒告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,她說沒預期獲獎,但這個獎「很美好」,她覺得又驚又喜。
孟若透過電話告訴加拿大新聞社,「我知道自己在角逐名單中,但從來沒有想過會得獎」。孟若從少女時期就開始寫作,擅長短篇小說,被視為「當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」。她曾獲許多文學獎肯定,2009年拿下布克國際獎,3度榮獲加拿大最高榮譽「總督文學獎」。
孟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溫罕鎮,父親養殖狐狸,母親是老師,11歲立志當作家。她曾說「因為我沒有其他才能,我認為自己可能在做這件事上是成功的。」
孟若進入西安大略大學念書,1951年因結婚離開大學,嫁給第一任丈夫詹姆斯.孟若,接連生下3個女兒,但二女兒出生後不久夭折。1963年孟若搬到西岸維多利亞市,開了孟若書店(Monro’s Books),這家書店仍在營業。1966年她又產下一女,兩年後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《快樂陰影之舞》,獲加拿大總督文學獎。
1972年她離婚,回到在母校西安大略大學擔任駐校作家。4年後她再婚,與地理學家佛瑞姆林共結連理。
孟若目前住在安大略省西南部的克林頓社區。她的第二任丈夫佛瑞姆林今年4月去世。2009年10月她在多倫多露面時透露,她接受癌症治療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。重新理解短篇小說的時刻



重新理解短篇小說的時刻
中國時報 /台北報導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重新理解短篇小說的時刻-20131011000370-260102

孟若以專攻短篇小說聞名,這次諾獎頒給孟若,肯定了過去總被看輕的短篇小說,也可視為國際文壇的新風向。
作家楊照認為:「這也是在小說發展史上,一個重新理解並思考短篇小說是什麼的時刻。」
「孟若的短篇小說展現了奇妙的高度。」楊照表示,短篇小說處理的是「人生的切片」,多數現代作者寫短篇時,傾向過度操弄以凸顯戲劇性,寫的很「利」。但孟若的技法全不是現在流行的,即使寫變化跌宕,也會以節制嚴謹的方式處理。「孟若讓我們知道,就算是短篇小說,也不能夠忽視一個作品中應有的頭尾脈絡、結構、對白等要素。」 雅言出版社創辦人顏澤雅表示,孟若堅持寫實、專長短篇,悖離英美文壇主流,直到1990年代初才被國際注意,2009年獲得曼布克獎,較愛特伍2000年以《盲眼刺客》獲得曼布克獎晚9年。
有趣的是,這兩位加拿大國寶級女作家性格、寫作路線南轅北轍,愛特伍多產,孟若寫得少,但兩人惺惺相惜,孟若獲得布克國際獎時、愛特伍獲得加拿大總督獎時,對方都剛好為評審。
愛特伍知道孟若得諾獎後,立刻在她的Twitter表達祝賀。
孟若出版過十多部短篇小說集與一部長篇,台灣至今僅由時報出版引進過孟若兩部短篇小說集《感情遊戲》、《出走》,目前已經絕版,時報出版將重新發行;明年木馬文化將推出她2009年的小說集《太快樂》。



孟若在台灣 有2本中譯作品
2013-10-11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oct/11/today-int2.htm

〔記者趙靜瑜、蔡素芬/台北報導〕二○一三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莉絲.孟若獲獎,被譽為「當代短篇故事大師」,迄今共出版十四部短篇小說及一部長篇小說,在台灣則有時報出版發行「感情遊戲」(Hateship, Friendship, Courtship, Loveship, Marriage)及「出走」(Runaway)兩部短篇小說集,都由知名作家張讓翻譯,也是目前國內唯二中文譯本作品。
改編「感情遊戲」搬上大銀幕的電影「愛情沒什麼道理」(Hateship Loveship),台灣已有片商catchplay購入,預定明年在台上映。另部小說「太快樂」(Too Much Happiness)則由木馬文化購得版權,目前已進入翻譯階段,預定明年三月在台推出。木馬文化企劃黃千芳表示,孟若書寫女性心境精準細膩,文筆冷靜,文字刀刀見骨,在台灣雖然銷量緩慢,但有書迷為她深深著迷。
時報出版表示,孟若的小說一貫素樸,但在平素的表象背後,是費盡工夫的結構經營、文字推敲。這些故事微小而日常,作者敘事大巧若拙。孟若的女性角色刻劃複雜,她早年小說多是女性成長主題,時報出版發行的「感情遊戲」與「出走」則是中期作品,作者筆下角色已邁入中年,面臨心境婚姻生活等抉擇和兩難中。
孟若的中文譯者,也是知名散文家的張讓表示,在二十幾年前接觸孟若的作品後,就對其小說帶來的震撼力所吸引,因此持續閱讀她的作品。她表示,孟若文字樸實自然,沒有裝飾矯作,寫小人物你我的故事,文章常讓人感到有事要發生,最後令人感到震撼而常留思索,連同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的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(Margaret Atwood),也對其推崇備至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