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

邱坤良/梅雨時節在東京觀劇

邱坤良/梅雨時節在東京觀劇
六月底的東京正值梅雨季節,時晴時雨,擾人遊興,不過,氣候變得涼爽,沒有夏季東京慣有的悶熱。整整七天的滯留,中間適逢日本國家象徵的富士山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,許多日本人雀躍不已。媒體上有許多富士山專題報導,勢必進一步帶動當地旅遊產業。每次來東京,友人都會安排看表演,這次也不例外,前後看了松濱町四季劇場的《獅子王》、日比谷寶塚劇場的《凡爾賽玫瑰》以及一場歌舞伎。四季與寶塚可謂東京最著名的商業劇場,他們以企業贊助與票房收入維持營運,極少接受政府補助,四季創辦人淺利慶太導演曾自豪地說他從未領過政府一文錢。這次推出的音樂劇完全從百老匯原版拷貝,但演員都是日本人,講日語,場場滿座。觀眾有許多中小學生,神情興奮,但也規規矩矩,謹守秩序。
寶塚劇場由雪組演出的《凡爾賽玫瑰》,是以法國大革命為戲劇題材,後段則為與劇情無關的歌舞表演,整場演出花團錦簇,演員穿著華麗的服飾,動作一致,連長相都不易細分。觀眾十九是女士、女大學生,以及陪她們來的極少數男性,散場後,大批粉絲各擁其「主」,耐心等候偶像卸妝後來與他們相會。
此次東京行最想看的,其實是重新開幕的歌舞伎座,東銀座的歌舞伎座年前大整修,今年四月才重新開幕,一八○八個座位一票難求,不過,也趁機參觀了歌舞伎座的展覽館以及附近的松竹大谷圖書館。松竹與日本歌舞伎、歌舞劇、新劇、笑劇以及電影、電視的發展關係密切,大谷圖書館的典藏從世界演劇到日本不同時期的新派劇、新劇、新國劇與輕喜劇,資料十分豐富。
買不到歌舞伎座的票,只好退而求其次,到半藏門的國立劇場(一六一○席)欣賞「歌舞伎觀賞教室」,時間從上午十一點至一點,這是專門為中學生舉辦的演出場,票價低廉,而且多由地方政府代付,「社會人士」或外國人的票券也不貴。跟我們一起看戲的東京中學生像遠足般,由老師帶隊,魚貫進入劇場。「觀賞教室」由快節奏的現代音樂開場,接著由十幾歲的歌舞伎演員主持前後場與劇情解說,拉近了古老技藝與青少年的距離,然後才正式演一齣時間不長的歌舞伎,這次演的是情節取材鬼女傳說的《紅葉狩》。這個教室一年兩次,已經八十三回了,類似的講座在東京並不少見,歌舞伎之外,內容還包括能樂、淨琉璃與其他藝能。
坐在國立劇場觀察,周邊的學生都安靜地作觀賞狀,打瞌睡者不到十分之一。我不禁想起一九八○年代台灣的教育部與縣市政府,為了讓中小學生了解戲曲,常舉辦京劇、歌仔戲之類的示範表演,由老師帶領中小學生觀賞,我也看過幾次,常發覺現場鬧烘烘,表演中還有學生四處遊走嬉鬧,或許因成效不彰,現在已經少舉辦戲曲講座了。其實無須因噎廢食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做好活動規則,成效自然出來。
(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)


全文網址: 邱坤良/梅雨時節在東京觀劇 | 名人堂 | 意見評論 | 聯合新聞網 http://udn.com/NEWS/OPINION/OPI4/%E9%82%B1%E5%9D%A4%E8%89%AF%EF%BC%8F%E6%A2%85%E9%9B%A8%E6%99%82%E7%AF%80%E5%9C%A8%E6%9D%B1%E4%BA%AC%E8%A7%80%E5%8A%87-8025655.shtml#ixzz2Z0nNeXtz
Power By udn.co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